歡迎訪問桂潤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網
發布時間:2023年03月10日 17:02 作者:環保工程師 點擊數:次
來源:環保工程師
污泥解體主要征兆是泥水分離沉淀時,出現上清液渾濁,污泥絮凝體微細化。處理水質隨著“跑泥”的產生開始變差的污泥異常現象。sv30觀察時,上清液渾濁,可以從肉眼看出有懸浮顆粒,有大有小。
一、污泥解體的概念
由于實際運行的時候有三個概念很容易混淆,所以這里筆者先給大家普及三個概念:污泥解體、污泥中毒、污泥膨脹。
1、污泥解體
泥水分離沉淀時,出現上清液渾濁,污泥絮凝體微細化。處理水質隨著“跑泥”的產生開始變差的污泥異常現象。
特點:上清液渾濁,SVI不太高,做SV30的時候,可以從肉眼看出有懸浮顆粒,有大有小。鏡檢時,可以看見污泥散開不集中,在污泥間隙中內看見少量或大量細小絮體。運行時,二沉池(潷水器)很容易發生絮體性跑泥現象,從而影響出水水質。
2、污泥中毒
由于污水中含有重金屬、殺菌劑、有機物污染物(如苯、氰化物)、高濃度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,導致污泥活性下降,影響處理污水的水質。雖然也是造成污泥解體的原因之一,但有必要與污泥解體區別對待。
特點:不同程度、不同污染物的中毒現象都不一樣,有的上清液渾濁,有的SVI很高。但和污泥解體以及污泥膨脹的一樣,而會使二沉池(潷水器)出現較嚴重的跑泥現象。(筆者在“污托邦社區”的另一篇文章里有關于次鈉引起的污泥中毒詳解,歡迎讀者翻閱。)
3、污泥膨脹
由于某種因素的改變,活性污泥質量變輕、膨大、沉降性能惡化,SVI值不斷升高,不能在二沉池內進行正常的泥水分離,二沉池的污泥面不斷上升,最終導致污泥流失,使曝氣池中的MLSS濃度過度降低,從而破壞正常工藝運行的污泥。
特點:上清液界面比較清晰,SVI很高,二沉池(潷水器)大范圍跑泥。嚴重時,出水渾濁,嚴重影響水質。
二、污泥解體的判定
由于這三種污泥異常的狀態中,二沉池(潷水器)同樣都出現跑泥現象,我們從肉眼觀察是非常難判定到底是哪一種異常現象。我們除了測定污泥濃度、有機物含量等方法去判定,還可以通過觀察出水情況和SV30沉淀情況等方法去判定,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微生物鏡像去確定。這里重點講講鏡像,并附圖說明!
1、污泥解體、污泥中毒、污泥膨脹的差別。
(1)污泥解體時,污泥顆粒會變得松散,有小或中等顆粒的污泥在污泥間隙中,嚴重時飽滿的污泥顆粒會全部分解。
(2)污泥中毒。污泥中毒首先會使大顆粒污泥發生解體,使污泥濃度迅速下降,也會出現雷同污泥解體的情況。不同的是污泥中毒后,原生后生生物會迅速減少,嚴重時會將絲狀菌裸露出來。
(3)絲狀菌膨脹。絲狀菌膨脹時污泥顆粒還是比較飽滿,但絲狀菌的“觸手”會越出污泥顆粒,形成支撐,從而使污泥不容易沉淀。
2、污泥解體的情況分析。
這里污泥解體的狀況分成了,輕微、中度、嚴重三個水平。
(1)輕微。污泥顆粒大而完整且連續。但間隙中含有少量的污泥顆粒,這些污泥顆粒是形成上清液渾濁的原因之一。(2)中度。較大污泥顆粒還能保持完整,但此時的污泥已經不再是連續狀態,間隙中細小的污泥顆粒開始增多。(3)嚴重。沒有完整的大污泥顆粒,取而代之的是中小的污泥顆粒無序的排列著,污泥相當松散。
3、污泥解體時容易出現的微生物鏡像。
(1)吸管蟲、錘吸蟲、太陽蟲。污泥趨向解體前后直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。(2)摩門蟲、殼居蟲、杯居蟲。處理環境過了良好期,可能會帶有局部的解體。
(3)變形蟲(少量)。解體正在進行時會出現(即使少量,也代表污泥正在解體。)(4)輪蟲(大量)。絮體解絮后會大量出現,部分輪蟲好動,本身對污泥具有一定的破壞力。(5)鼬蟲。一般是低負荷解體時出現的比較多。污泥解體發生時比輪蟲更容易觀察到。(6)鬃毛蟲。有解體氣味開始到解體發生時會出現,一般混雜在污泥里。
(7)前管蟲。低負荷解體初期會大量出現。一般從游泳方式上去確定。
(8)游仆蟲。停留時間長或解體時會出現。楯纖蟲。污水處理良好或良好到解體時會出現。
累枝蟲、蓋纖蟲、漫游蟲等也會在污泥解體時出現,而同時在日常正常運行中也經常出現,指示性并不強。此外,溝滴蟲、袋鞭蟲、內管蟲、旋口蟲等雖然也是指向污泥解體,但其個體較小且游動性極強,不易觀測。這里對這些蟲不做過多介紹。
三、污泥解體的原因
污泥解體外部原因一般有五種:
1、過氧化
顧名思義,溶解氧DO控制的過高,進水有機物迅速被分解,部分污泥開始自我氧化,分解,從而使污泥變得松散,出水變渾濁。
2、低負荷,高停留時間
設計參數和實際運行參數產生差異,由于實際運行時進水負荷過低,池子設計的過大等等原因,導致食微比低于正常值太多,污泥開始解體。
3、中毒
污泥中毒種類很多,前面也有介紹。輕度污泥的中毒和普通的解體現象差不多,有時沒有辦法分辨。
4、進水水質、水量不穩定
進水水量水質忽高忽低,導致DO、PH、溫度等因子急速變化,導致污泥抱團能力處于不穩定狀態,從而發生解體。
5、機械攪拌
(例如,射流曝氣)實際運行的機械攪拌力過大,導致污泥沉淀變差。這種造成污泥解體的可能性比較少,一般不做為考慮。
另外,污泥老化越嚴重解體越容易出現,這是污泥解體的內因。
四、污泥解體的解決辦法
污泥解體后不需要驚慌,因為從運行的層面來說,大約有一半的污水處理廠(站)都會遇見不同程度污泥解體現象。只要不是特別嚴重,及時發現并給與措施,都不會對出水產生太大的影響。
一般我們可以按“辨、穩、治、恢”四步走。
首先,是“辨”,辨別污泥解體的原因。根據化驗數據和鏡檢確定污泥解體至主要原因,排除其他原因。
其次,是“穩”,穩定出水情況、確保達標。不管什么原因的污泥解體,首先是將解體產生的后果降低,在可控的范圍內。一般情況可以用PAC、PAM、PAFC等藥劑進行混凝或絮凝,較少二沉池跑泥對出水的影響。(盡量減少使用量,以免污泥成為這些藥劑的“癮君子”。)
然后,是“治”,根據具體原因,對癥下藥的治理。(a)過氧化。較少曝氣量(不能低于2,否則絲狀菌膨脹就更麻煩了),有條件的可以間歇性曝氣。(b)低負荷。投加適量碳源(有循環的投厭氧、沒循環的投好氧。)目前筆者和朋友們做過幾個測試,一般投加量是每天50mg/L的葡萄糖就能恢復到比較好的狀態。為了方便大家計算,投加葡萄糖等于“好氧池容/20“(kg/天)。(c)中毒。查明源頭減少中毒源進入,嚴重時需要換泥。(d)進水不穩定。利用調節池穩定進水,減少波動。(e)機械攪拌。工藝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減少攪拌時間,或調節到適當的攪拌頻率。
當然這些原因不一定就是獨立存在的,如果條件允許,可以多管齊下,這樣有助于污泥解體的治理。
最后,是“恢”,恢復正常生產。有人會問既然通過上面有效的措施已經治理好了污泥解體,為什么還要多一個恢復階段。其實這個階段是非常必要的,如果恢復期沒有做到藥量控制、進水控制、曝氣控制等等,很容易會死灰復燃。可以這么說恢復階段才是我們治理“污泥解體”的重點。如何掌握這個平衡還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摸索的。
本文所引用圖片及文字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本文旨在供讀者分享,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者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,謝謝。
首頁 | 走進桂潤 | 新聞中心 | 業務及產品 | 業績案例 | 聯系我們
Copyright 2016 ? www.bhjt.cc 桂潤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:桂ICP備08102005號-2